關于分布式光伏介紹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通常由光伏組件、逆變器、電網連接等部分組成。光伏組件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核心部分,逆變器則將光伏組件輸出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以適應電網的需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農村、牧區、山區以及發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業區等。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具有多種優勢,如輸出功率相對較小、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能夠緩解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等。但是,其能量密度相對較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分為并網光伏發電站和離網光伏發電站。并網光伏發電站必須連接到公共電網,依賴現有電網運行;而離網光伏發電站則不依賴電網而獨立運行。分布式光伏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如電網承載壓力增大、屋頂資源日益稀缺等。傳統的集中式電站動輒幾十萬千瓦,甚至幾百萬千瓦,規模化的應用提高了其經濟性。光伏發電的模塊化設計,決定了其規模可大可小,可根據場地的要求調整光伏系統的容量。一般而言,一個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的容量在數千千瓦以內。與集中式電站不同,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因此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比大型的低。 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噪聲,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但是,需要重視分布式光伏與周邊城市環境的協調發展,在利用清潔能源的時候,考慮民眾對城市環境美感的關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分布式光伏電站在白天出力最高,正好在這個時段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最大。但是,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屋頂的可利用面積直接決定了項目規模的大小,而規模效應直接影響項目的投資、運行成本和收益。如果建筑物的所有者在自己的屋頂建設項目,采用現有工人代維的方式,不設單獨的運維人員;項目所發電量直接被使用,收益不需要分享。這種情況,規模小點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電力局開展投資項目,就必須要綜合考慮項目的投資規模效益、后期運維、收益分享模式等因素,進行項目收益測算。可利用面積時,要充分考慮女兒墻、屋頂構筑物和設備的遮擋。我曾見過女兒墻約1.5m的屋頂,周邊都是廣告牌的屋頂,布滿中央空調和太陽能熱水器的屋頂。年份越久的屋頂,可利用面積的比例越少。一般1萬m2的可利用面積,彩鋼瓦我會按800kW考慮,混凝土按600kW考慮。建筑物的高度:太高的建筑,是不適合安裝的光伏組件的。光伏組件單體面積大,越高風荷載越大,并沒有說多高以上的建筑不能安裝,但高層建筑上安裝,一定要充分考慮風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