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十大趨勢
一:n型組件大躍進,p、n型的快速迭代同樣快速反應在分布式光伏市場上。根據 InfoLink 統計,2023 年 p型與 n型市占率分別約 71% 、 27%,但預計今年n型占比將快速提升至79%。就分布式市場而言,據組件企業反饋,今年分布式光伏市場n型產品占比或超過60%以上,“迭代速度大大超越預期。”
二:從2020年底的78.15GW,到2023年底的253GW,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規模三年漲了兩倍多。這其中,依靠全額上網賺取收益的戶用光伏增速最快。從2020年底的累計裝機規模20GW,安裝戶數超過150萬戶,猛增至2023年底的115.8GW和超過500萬戶。面對電網容量告急,上述省份不得不紛紛暫停了分布式光伏項目備案,以致并網發電成為2023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投訴重災區。當前,將分布式光伏升級為“光儲一體化”模式成為業內趨勢;同時,個別省市也在嘗試集中匯流上網、隔墻售電以及微電網等模式來解決上述問題。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光伏電站的儲能利用率還非常低;隔墻售電模式則因過網費問題止步不前。眼下,集中匯流是最簡單、最容易實施的模式。以山東為例,聊城、德州等地已開始探索出“集中匯流+儲能”的模式,不過這種模式也受到了“會大幅增加分布式發電并網成本”的質疑。
三:價格廝殺下的質量隱憂,在產能出清及市場廝殺之下,光伏組件價格快速腰斬,特別是p型組件去年底單瓦價格甚至有跌破0.8元。在本次山東光伏展上,也有企業高調打出“組件0.7+元/W”橫幅。不過,據參展人員透露,部分展出產品并不能達到產品上宣稱的最高功率,價格可以0.6甚至更低,但產品的合規性以及質量究竟如何存疑。在此也提醒廣大分布式光伏投資商及業主,在設備選型上,嚴格甄選品牌,嚴查組件質量,以防不必要的損失。
四:大功率組件“上屋頂”,在高效技術疊加之下,光伏組件功率快速攀升,600W+、700W+已成各家組件企業的主推產品。但大功率組件不僅僅是地面電站的“心頭好”,同樣快速飛向屋頂。展會現場,有頭部組件企業明確提出“700W+組件上屋頂”。分布式光伏特別是戶用分布式,尤其青睞大功率組件,主要源于主流租賃模式下,屋頂按塊收取租金,對于開發商而言,大功率組件不僅可減少租金,且可進一步降低BOS成本,從而推廣意愿強烈。
五:伴隨分布式光伏的崛起,光伏廠商們越來越重視分布式場景下,與集中式光伏開發完全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市場規律。因此,針對于分布式市場的新產品、新技術與創新的服務解決方案也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六:臺區配儲走入市場,集中匯流之外,可以實現變壓器擴容的路徑還有臺區配儲,即通常安裝在配電變壓器所在的電力配電站或臺區內,分布式光伏的過載發電量可不經過變壓器直接存儲在儲能設備,從而解決了變壓器的容量不足問題,且可應對配電網中的瞬時負荷波動和峰值負荷需求,提高電網的穩定性。據相關企業測算,以配儲比例15%,配置200kW/400kWh儲能系統為例,約可增加1.2MW的分布式光伏開發容量,儲能系統成本約增加0.4~0.5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