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光伏系統的優點
太陽能屬于綠色可再生能源,不會出現能源枯竭的情況。據科學數據顯示,目前照在地球上的太陽能比實際上人類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也就是說,對于 供給人類使用是綽綽有余的。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充分發揮光伏發電的優勢,建立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不受地區、海拔等要素的限制。太陽能資源遍布廣泛,便于就近供電。這一優勢可以讓電能無需長間隔保送,避免了長間隔輸電線路造成電能損耗,同時還能節省運輸成本,并且為西部開發的用電提供了保障條件。家庭光伏系統是指將太陽能光能轉化為電能供家庭使用的系統。它由太陽能電池板、逆變器、電池和監測系統等組成,通過將太陽能電池板集中在家庭屋頂等位置上,由逆變器轉化為可供家庭用電的交流電,而余電則儲存于電池內,以備晚間使用以及在天氣不佳或光照不足時使用。光伏電源處于用戶側,發電供給當地負荷,視作負載,可以有效減少對電網供電的依賴,減少線路損耗,同時節省用戶的用電花費,余量上網以及全額上網可獲得收益。對于家庭光伏而言,其并網也特別容易,只要出具產權證明,確保有電網安裝的計量電表,即可免費申請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電網。同時,電力公司免費提供兩塊電表、免費接入設計;安裝也不需要特殊的接入設備:并網開關,符合國家要求的組件,逆變器即可。
光伏發電的總體優勢: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過程沒有機械轉動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溫室氣體在內的任何物質,具有無噪聲、無污染的特點;太陽能資源沒有地域限制,分布廣泛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與其它新型發電技術(風力發電與生物質能發電等)相比,光伏發電是一種具可持續發展理想特征(最豐富的資源和最潔凈的發電過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其主要優點有以下幾點。光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能要比人類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而且太陽光能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發電系統,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太陽能資源隨處可得,可就近供電。不必長距離輸送,避免了長距離輸電線路所造成的電能損失,同時也節省了輸電成本。這同時也為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在輸電不便的西部大規模使用提供了條件。家庭光伏系統建設門檻低,充分利用已有建筑,可以將光伏電池同時作為建筑材料,有效減少光伏電站的占地面積。與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的有效接口,運行靈活,適當條件下可以脫離電網獨立運行。屋頂安裝光伏電站,不僅起到隔熱降溫、美觀的效果,還能夠創造綠色收益。配電網中的潮流方向會適時變化,逆潮流導致額外損耗,相關的保護都需要重新整定,變壓器分接頭需要不斷變換等問題。需要在配電網級的能量管理系統,在大規模光伏接入的情況下進行負載的統一管理。對二次設備和通訊提供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根據國家電網統計,2015年居民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僅2萬戶,2016/2017年新增并網15萬/46萬戶。成本快速下降、政策推動、入局企業的推廣宣傳、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刺激了國內戶用分布式的快速萌發。但此時戶用裝機量仍較少,2017年僅1.7GW。
太陽能光伏發電無機械傳動部件,操作、維護簡單,運行穩定可靠。一套光伏發電系統只要有太陽能電池組件就能發電,加之自動控制技術的廣泛采用,基本上可實現無人值守,維護成本低。太陽能光伏發電工作性能穩定可靠,使用壽命(25年以上)。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壽命可達25年。在光伏發電系統中,只要設計合理、造型適當,電池板的使用壽命也會長一些。太陽能發電沒有運動部件,不易用損壞,維護簡單,特別適合于無人值守情況下使用;太陽能發電不會產生任何廢棄物,沒有污染、噪聲等公害,對環境無不良影響,是理想的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系統建設周期短,方便靈活,而且可以根據負荷的增減,任意添加或減少太陽能方陣容量,避免浪費。地面應用時有間歇性和隨機性,發電量與氣候條件有關,在晚上或陰雨天就不能或很少發電;能量密度較低,標準條件下,地面上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強度為1000W/M^2。大規格使用時,需要占用較大面積;價格仍比較貴,為常規發電的3~15倍,初始投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