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產業規模將超3萬億,便攜式儲能產品迎空前機遇【轉載】
國家體育總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22年-2025年)》(下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戶外運動產業將基本形成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產業與生態協調發展、產品與服務品牌彰顯、業態與模式持續創新的發展格局。戶外運動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在儲能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國家性政策的出臺,對國內儲能行業中便攜式儲能產品的發展而言,無疑是極大利好。此次《規劃》著重提出,未來要完善戶外運動消費政策。發揮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示范城市作用,將戶外運動消費作為促進體育消費的重要內容。鼓勵發放體育消費券的地區將戶外運動消費納入使用范圍。引導和支持各地開展融合文體旅多業態的消費季、消費月活動,營造戶外運動消費氛圍。鼓勵各類健身活動向戶外運動傾斜,激發群眾參與戶外運動的積極性。此外,規劃還指出,要推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在部分有條件的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劃定合理區域,開展自然資源向戶外運動開放試點;構建“五區三帶”戶外運動產業空間布局。針對目前最為火爆的露營,規劃則指出要優化露營產品供給,鼓勵開放郊野公園提供露營服務,推動露營基地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國內基本形成了山水陸空全覆蓋的戶外運動產品供給體系,登山、徒步、馬拉松、自行車、滑雪、皮劃艇、滑翔傘、定向等一大批戶外運動項目蓬勃發展,涌現出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產品。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便攜式儲能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1年)》顯示,2016年,全球便攜式儲能產品出貨量僅為5.2萬臺,到2021年達到了483.8萬臺,5年時間實現了超90倍的增長。從便攜式儲能產品銷量分布來看,美國由于人口有著戶外運動習慣等原因,是全球第一大便攜式儲能產品市場,2021年其在全球市場的占比約47.3%;日本市場占比約29.6%,二者合計占比超過76%。
據國內便攜式儲能產品企業正浩科技介紹,2022年,其產品在日本和北美區域的銷售額較上一年增長400%—500%。而在國內,隨著露營在各大中城市成為風潮,便攜式儲能產品近年來的市場熱度也不斷升高。天貓3C數碼配件的行業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戶外電源在三四年前是一個非常小的類目,但已發展成為一個高速成長的新興賽道,近三年內銷售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0%。
中國是全球便攜式儲能產品的主要產地,2020年,中國產品的產量和出貨量已占全球90%以上。目前國內有2萬多家便攜式儲能相關企業,53.7%的企業成立于最近5年內,其中2019年至2021年,新增便攜式儲能注冊企業平均增速達16.3%。
據業內人士介紹,便攜式儲能設備主要由電池、儲能變流器、電路板和電子元器件、外殼等組成。在產業鏈上,上游環節是電芯、逆變器制造商,企業具備核心技術壁壘,國內市場供給相對充足。中游環節為設計、研發、制造便攜式儲能產品的制造商,業內自產和代加工兩種形式均較為普遍。下游是渠道與品牌運營商。產品的整體成本中電芯、逆變器占比大于50%。電芯以圓柱型磷酸鐵鋰電芯為主,強調電芯的循環次數。在行業的整體表現方面,從營收來看,行業前五名的企業占據著全球50%左右的市場份額,其中4家為中國企業,海外企業中GoalZero市場份額最大,其主要由國內的豪鵬科技和博力威為其代工。從出貨量看,華寶新能的市場份額最大,2020年其市占率為16.6%,其次是正浩科技,市占率為6.3%。2022年9月,華寶新能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發行價格為237.5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84.60倍。此外,國內主要廠商還包括安克創新、派能科技等公司。也有大量數碼配件類企業(羽博、品勝等移動電源企業)開始利用自身配件供應優勢,切入便攜式儲能市場,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業內人士看來,便攜式儲能產品發展時間較短,很多企業是由電池類企業、電源類企業以及充電寶生產企業基于其技術基礎轉型而來,當前低端企業小容量產品居多,多以低價競爭的方式進入市場。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產品質量和價格參差不齊。例如,面包師大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購買的某頭部廠商的產品,新品買回來后放了兩三個月沒有用,使用的時候發現充不進去電,于是又寄回原廠更換了一次。據了解,在目前國內的便攜式儲能產品中,電量0.5-1度的產品普及率高,技術已相對成熟,發展趨勢為小型化和輕便化。電量1.5-2度的產品未來需求更大,目前主要問題是相關技術還未完全成熟,更高的電量也對產品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PCS、電芯、電源模塊等方面的技術門檻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