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國電力市場的病 需要中國特色的藥
當代社會,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電力工業的市場化改革迫在眉睫。電力改革就是打破電力行業的壟斷,引入競爭,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電力工業的發展。由于不同國家政治、經濟情況不同,電網發展程度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改革制度。各國電力改革的核心就是采用什么樣的市場交易機制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本國國情,促進本國的電力生產。
我國電力市場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改革停留在廠網分離的階段,當前的電力工業改革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改革的進一步推進。
1)各個區域之間聯系過少。
我國現有國網和南網兩個大型電力公司,分管了全國各省級公司,但各省基本屬于自己發電自己用的狀態,區域調度公司基本不能行使自己的權利,再加上遠距離輸電能力弱,更減少了各區域之間的聯系。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我國市場化的進程,不利于資源的優化。
2)“競價上網”沒有實現其真正目的。出于我國國情的考慮,我國的電價分為兩部分,其實仍然主要為政府制定,這種方式使發電廠在交易中沒有太多的決定權,其結果就是電廠在與電網的交易中處于被動的地位。火電發電在我國依然占據重要地位,在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的今天,為減少物價上漲對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影響,我國政府決定控制電價,而造成了發電企業的虧損,降低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抑制了發電企業的發展。現行的電價制度不利于競爭的形成,需要一個新的電價形成標準。
3)電力監管中的錯位與缺位。由于電力企業的復雜性,電力企業的監管與其他企業相比也相對復雜,電力監管部門與政府機構的職責劃分并不清楚,很多部門的職權交叉,監管方面需要采用新舉措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電力市場。
新能源并網對電力市場的影響
1.新能源并網對發電成本的影響
在任何一個供電系統中,電力需求每天都在變化,并且每天24h的電力需求都有波動。為滿足實時變化的電力需求,需要各類電廠協調有序地滿足不同負荷的需求。由于電力系統要求實時供需平衡,需要時刻有某些常規發電廠處于“熱備用”的狀態,以便能立即啟動并網,保證用戶供電。由此,新能源的并網將導致電網擴容,以提供更多的備用容量,從而增加了新能源并網的發電成本。同時,由于常規能源發電承擔了大量的調峰任務,常規發電的成本也隨之增加。不過,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以及新能源發電技術越來越成熟,新能源對電網的不利影響也將減小,其發電成本也會逐漸下降。
2. 新能源并網對政策的影響
當前,新能源發電的技術并不成熟,只是出于初步發展階段。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其發電成本并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只有采取政策上的扶持,新能源才會發展起來,才能真正達到減排減CO2的目的。縱觀世界各國的政策,有以下幾種趨勢。
1)新能源配額制度。在這一制度中,若電網公司購買新能源發電的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多出的部分由國家補貼。
2)綠色電力優先并網。新能源發電有優先并入電網的權利,同時規定風電為市場上最低的價格,其他新能源發電的價格隨風電價格的改變而變化。
3)收購剩余電力。電力公司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與其系統相連的用戶的新能源發電的剩余電力。
3. 新能源并網對需求側價格響應的影響
電力系統的電價與新能源發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新能源發電量的大幅度增加會改變電力系統的總負荷,進而改變電價,由此而影響用戶的用電時間。也就是說,新能源發電量大時,電價降低,用戶用電量增多;發電量小時,電價上升,用戶用電量減小。這樣,新能源發電與負荷將保持一致。電力系統中新能源的總發電量和總的電力負荷將改變用戶對電能的需求,同時也會促進電力市場的競爭。
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的思考
電力市場是非常復雜、獨特的市場,因為電力商品不能儲存,市場必須嚴格做到實時供需平衡,短期價格變化小,而且電能價值難以量化,不能合理地體現在能量市場與輔助服務市場。雖然對于電力改革已經進展了很多年,但世界各國都處于探索階段,雖然有些國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各國國情和電網情況不同,并沒有一個完美的市場模型可以適用于任何國家,尤其是對于我國這種復雜的情況,更不能一概而論。
電力市場建設的政策與電網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考慮到我國現在正處于用電需求增長較快的階段,改革的首要目標是促進電力發展、降低電價和提高電能生產效率。
1)市場化改革是電力發展的一種制度,十分有必要根據目標和成效調整改革路徑。我國電力既要保持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的需要,又要調整能源結構,實現減排的目標。在我國,能源資源和經濟發展分布不平衡給電力發展帶來的困難日益增多,新能源的發展、智能化的趨勢也使我國電力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應通過對前一階段的改革進行系統的總結和評價,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及時調整改革思路并重新對重點任務進行規劃與完善。
2)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的全國性電力市場,實現大范圍的資源優化配置。我國資源分布不均,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能源供需逆向分配,與美國情況相似。我國“三北”地區產生的風電并不能在本地完全消納,而需要跨區域運輸后在別的地區消納,因此,建立全國化的電力市場有利于實現我國的資源再分配,對協調地區發展也有著促進作用。要想建立國家層面的電力市場,可以通過省級-區域級-國家級的思路進行探索。在省級、區域級的建設上可以參考英、美等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驗,而建立統一的全國電力市場又與歐盟的總體目標吻合,不過,這需要長期的努力,逐步摸索方能取得成果。歐盟在降低購電成本、提高系統安全性、實現跨區交易需求的推動下,對不同交易所進行了融合,推動了電力市場范圍的擴大和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這是我國可以借鑒的。
3)繼續加強電網建設尤其是跨省區輸電線路建設,統一電力市場必須有堅強的跨區域電網作為支撐。電力輸送離不開電網,這在市場交易中有著關鍵的作用。我國電網建設相對落后,電網結構相對薄弱,是我國市場改革的主要障礙之一。只有建設堅強的全國電網,尤其是跨大區、遠距離及大容量輸電線路,才能更好地實現全國范圍內跨省區的電力交易和資源優化配置,這是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必然選擇。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電力體制的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由于我國國情不同于英、美等發達國家,電網的發展程度也不可與之同日而語,照搬他們的改革模式,短時間內在我國是不能實現的。但是很多發達國家在市場化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我們應該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摸索出有中國特色的電力工業的道路,推進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步伐。而新能源發電是必然趨勢,在市場化的同時,為引入新能源發電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