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與微型燃氣輪機的完美結合
太陽能已經在各個國家的新能源開發中承擔日益重要的角兒,大眾媒體將太陽能發電大部分聚焦在光伏發電(PV),不過近些年太陽能熱發電領域,尤其是聚光太陽能發電(CSP)一直在穩步發展中。
CSP電廠的基本原理:利用匯聚的太陽光加熱液體或氣體介質,然后把這部分由介質傳導的熱量轉換為機械能,再從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熱量轉換為機械能通常是用來驅動汽輪發電機。在一些較新的CSP電站中還有儲熱罐,能將太陽能以熱能的形式儲存起來,需要的時候再放出熱量用于發電。
CSP中有一種類型叫parabolicdish,即拋物面蝶式,用斯特林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與其他CSP發電技術集中用渦輪發電機進行發電,而碟式系統則是每個獨立的聚熱模塊都能就地進行熱電轉換,具有靈活部署的模塊化特點。單臺斯特林的功率為1-30kW,CSP系統既適合以數百千瓦的規模進行分布式部署,又有能力構建數百兆瓦的大型電站。斯特林發動機的可靠性始終是一大硬傷,微型燃氣輪機(MGT)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倫敦CITY大學能源工程教授Abdulnaser Sayma認為,現在人們仍然在嘗試使用斯特林發動機,因為它具有較高的設計效率,但是可靠性問題非常突出。斯特林發動機需要使用氣體,通常是氫氣或氦氣,并儲藏在發動機內容,一段時間后活塞環會產生泄露,必須經常填充新的氣體。
幾年前歐盟看中了CSP的潛力,將蝶式CPS技術列為重點開發技術,力求解決其可靠性的問題。AbdulnaserSayma教授于是于2011年申請了項目,得到了歐盟的資助。其實,用微型燃機的太陽能蝶式發電并非全新的概念,類似的項目在過去很多,但是區別是過去的發電容量更大。
AbdulnaserSayma教授的項目分為三個階段:(1)部件開發(2)系統設計和集成(3)技術經濟性分析,出了主導該項目外,CITY大學還在瑞典Compower公司的支持下開展微型燃機設計開發、建造和試驗。其他合作者還有瑞典KTH皇家理工學院和意大利Innova等,共計8個合作伙伴,來自5個不同的國家。整個項目耗資580萬歐元,其中442萬元源自歐盟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