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光伏電站科學防洪技能,漲知識了!
夏季多雨,洪水頻發,位于洪澇災害多發地帶的光伏電站如何才能有效自保?本文探討了科學防洪在光伏電站設計中的重要性,概括性地給出了光伏電站的防洪等級和防洪標準。此外,本文也介紹了光伏電站建設中可采取的防洪防澇措施,以及災害發生時應當采取的應對方式。
一、被洪水淹沒的光伏電站連日來,南方遭遇強降雨侵襲,安徽、湖北等省份出現嚴重洪澇災情。暴雨洪水不僅造交通道路中斷,臨江濱河地區堤防、圩垸出現險情,更有部分農田受淹、房屋倒塌,一些光伏電站也難于幸免。2016年6月,湖北某光伏電站被洪水淹沒(如圖組1),造成巨大損失。
圖組1 2016年6月湖北某光伏電站被洪水淹沒
上述光伏電站遭遇洪水侵襲本質原因是因為在光伏電站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未能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執行。事實上,在光伏電站的設計過程中,都會要求對擬建電站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對電站的防洪措施提出要求。圖1中光伏電站項目的洪評報告明確指出項目所在地30年一遇洪水水位標高為41米,而實建項目的升壓站區場區平整后設計標高、電氣樓室內地坪絕對標高和支架基礎標高均小于該值,因而電站被洪水淹沒的概率極大。2016年的特殊氣象環境也導致了今年該電站被淹的情況發生。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的監測表明,厄爾尼諾在2014年9月開始形成,到2015年11月達到峰值(2.9度)后,目前處于繼續衰減狀態。一般情況下,超強厄爾尼諾的次年,像2016年這種情況,它對我國主汛期的影響是非常明確的。且特征與1998年誘發長江特大洪水災害的超強厄爾尼諾事件高度相似。電站的出生決定一生,內外原因的交互作用導致了該項目被洪水淹沒事件的發生。
無獨有偶,2015年9月,日本茨城縣遭遇創紀錄的連續暴雨,發生了河水漫過堤壩的“倒灌”災害,百萬太陽能陣列被洪水淹沒(如圖2)。
圖2 2015年9月日本茨城縣某光伏電站被洪水淹沒
圖2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削塌了原本具有自然堤壩作用的丘陵,挖掘后墊高的土袋與周圍自然堤壩有著相當大的高度差,成為此次倒灌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什么是洪評報告洪評報告,即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其以保障防洪安全為目標,綜合評估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和實施后造成的洪水影響。洪評報告通常在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由具有管理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圖3 光伏電站工程防洪評價報告樣本
一份規范的洪評報告,應當依據最新資料和數據,采用成熟適用的評價方法和技術路線,做到統籌兼顧、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公開透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給出的《洪水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導則》(SL 520-2014),一份洪評報告應包含建設項目概述、建設項目基本情況、區域防洪基本情況、洪水影響分析計算、建設項目對防洪的影響評價、洪水對建設項目的影響評價、消除或減輕洪水影響的措施、結論與建議以及附表與附圖,如圖4所示。
圖4 洪水影響評價
三、光伏電站設計中的防洪要求光伏電站,特別是集中式的中、大型光伏電站,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站址及其周圍區域的工程地質地貌情況,做好相應的防洪設計,以避免或減輕洪澇災害發生時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 50797-2012)對光伏電站防洪設計的要求,按不同規劃容量,光伏發電站的防洪等級和防洪標準應符合表1的規定。對于站內地面低于表中所述高水位的區域,應有防洪措施。防排洪措施宜在首期工程中按規劃容量統一規劃,分期實施。
對于處于不同區域的光伏電站,其防洪標準應當區別對待:
四、可以采取的防洪防澇措施對于光伏電站的防洪防澇,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具體而言,可以從道路防洪、集電線路防洪和升壓站及光伏板區防澇三方面著手,具體措施如表3所示:
五、總結強降水的頻繁發生增加了洪澇災害出現的幾率,而建在洪水高發地帶的光伏電站被洪水侵襲的風險也隨之凸顯。在光伏電站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科學防洪都是極其重要的環節。總結起來,遵循以下要求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小洪澇災害侵襲光伏電站帶來的損失:1、在光伏電站建設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通過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出具可靠的防洪報告,光伏電站的選址必須經過嚴格的前期論證。此外,光伏電站的設計須嚴格遵照防洪報告提出的技術要求,不得抱有僥幸心理;
2、在光伏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防洪標準進行防洪設施施工,確保光伏電站的主設備(光伏組件、逆變器等)高于安全水位。對于建造在易發生洪澇災害地區的光伏電站,可考慮多道設防,通過修建排水溝、深埋集電線路、建設雨水泵站等措施來最大程度減小隱患;
3、當光伏發電系統被水淹沒或者浸水時,靠近或接觸光伏逆變器及光伏組件與線纜的連接部時有可能會觸電,因此切勿靠近或觸碰,應通過專業人員進行搶修。受損的光伏組件可能會出現絕緣不良等故障,可以通過更換接線盒來修復使用。在恢復作業等過程中,要采取防觸電措施(如使用橡膠手套和橡膠長靴等),避免徒手操作,以降低觸電風險。